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穿透黑暗——派出所夜里的故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5/6 16:24:38
浏览次数:9491  

  文·杨磊 潘兴强

  ……

  与其他“夜生活族群”不同的是,民警能看到更多城市或乡村掩藏在黑夜中的另一面——或脆弱,或罪恶,或无助。即使对于民警,这些平日里被遮蔽的阴影也足够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曾经针对“夜晚的安全感”这个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超过半数的民警表示,在夜间工作时会不由自主地加强戒备——包括硬件的以及心理的。

  利器——团队“引力场”
  夜晚的巡逻是很枯燥的,这种枯燥很恼人,也很熬人。110巡逻车组一般由1~2名民警和2~3名协勤组成。巡逻车在辖区几平方公里到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大小小的道路上来回穿梭,民警们对自己派出所辖区的每条道路、每个岔道口、每片小树林、每个工地都已烂熟于心。为了让居民知道警察就在他们身边时刻守护着他们,也为了震慑不法分子,巡逻民警很少在一个地点停车休息超过10分钟。
  面对漫漫长夜的寂寞和随时可能发生警情的危险,在这两极之中,在110巡逻车里存在一个“引力场”,而且这个“引力场”出乎意料地同步。这就是默契。比如,开着警车在辖区转,街上没人的时候大家一起聊天:哪有什么好馆子,哪家的涮羊肉最好吃,汤最地道,羊肉片切的厚度最合适,恨不得现在开着车就过去;当阴影处出现一个行迹可疑的身影,大家立刻停住了话题,轻松的气氛瞬间变成了警惕,几个人不用说话各做各的事:拿电台的、摸警棍的、下车盘查的、策应保护的。直到盘查完毕,大伙上车再讨论讨论刚才那人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破绽……然后又回到了涮羊肉的话题;大家要是看到一个夜里单身行走的姑娘,一定会开车到她身边问问家在哪,还远不远,然后打开远光灯照着姑娘回家的路。这是笔者在北京市顺义区某派出所采访夜巡110时看到的真实场景。笔者也被这个“引力场”深深地感染了。

  ……

  暴力——黑夜中的无助与无奈
  
2007年冬天,有一次笔者晚上在北京市崇文区某派出所采访。22点,民警刚处理完了一起恐吓的110报警,正在商场旁边的治安岗亭里面休息,电台里传来了指挥中心的呼叫:“三拐洞两,听到请回答。XX住宅小区X楼3单元502室发生家庭纠纷,可能是家里小孩报的警。请迅速前往处置。”“三拐洞两明白。”民警们赶紧放下水杯赶过去。

  ……

  农村派出所的夜班——雨夜寻羊
  农村派出所的夜晚与城里不同,可以说是少了几分尴尬但多了几分艰苦。尤其是在边远的山村、少数民族村落,派出所民警既然是“公家人”,在村民的心中就成了“国家”和“政府”。对于边防派出所民警来说,他们同村民的鱼水关系和无条件的信任肯定让内地城镇派出所民警羡慕。
  2008年9月1日夜里,新疆阿勒泰吐尔洪乡维族村民别克发现家里的羊群丢了。别克从家里拿了手电筒,没来得及给妻子说就向吐尔洪边防派出所冲去。羊群丢失对别克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只羊就能够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0点22分,别克和派出所5名民警一起向大山深处寻去,越走越深。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所长叶尔肯一点都没有放弃的意思。他知道羊对于维族家庭的重要性。忽然,别克脚下一滑,左胯重重地摔在地上。“别克,你没事吧!小赵,你送别克去卫生院,其余人继续寻找。”

  ……

  派出所的灯光——关于信任和安全感
  由于工作的关系,当笔者在外地出差、拍照或旅行时,都会关注当地派出所和民警。而在晚上步行,笔者的安全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当地的朋友,另一个是派出所外面那盏蓝白色的灯箱。每走到灯箱旁边我都会明显地感到:要是有危难,民警会及时出现。外地人在陌生的城市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不知派出所民警会不会感到欣慰。前两天,笔者听重庆市公安局的朋友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形象地印证了派出所那盏灯的作用。很有趣,也很说明问题。

  ……

  在关键时刻,派出所的灯光是可以救命的。2009年2月11日晚上10点左右,出租车司机袁师傅在江苏省南京市纬九路拉了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子,她上车后说了一句“去大桥!”就不再言语了,却一个劲地小声抽泣。袁师傅觉得不太对劲,于是问:“你不是一时想不开吧?” “你只管往大桥开。”女子并不说去大桥的理由。当车驶到共青团路附近时,袁师傅看到了派出所亮着灯,干脆将车直接开进了共青团路派出所。民警闻讯与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女子扶进了派出所,安抚情绪,又把她的家属叫来接她回了家。原来,女子随丈夫在南京生活,可丈夫有大半年没回家了。当晚,她身体不舒服,丈夫又拒绝回家。她在家喝了不少酒,万念俱灰,想到长江大桥跳桥轻生,多亏袁师傅多长了个心眼儿。

  ……

  结束语
  在夜间,无论是伏击、抓捕、调解、守候、取证还是紧急救助,都需要派出所民警具备一个基本素质——耐心。这也是成为一名成熟的派出所民警的“必修课”。民警的耐心源于磨砺和锻炼,源于职业的责任感,源于民警的敬业精神。有了它,河南省永城市龙岗派出所民警才能为了不让犯罪嫌疑人3个月大的孩子和七十高龄的叔婶受惊吓,在寒风中苦守一夜,黎明才悄悄地将他逮捕;有了它,河南省舞阳县太尉派出所民警才能在高考前夜帮助考生办好临时身份证;有了它,湖北省房县姚坪派出所民警才能连夜出动警用快艇抢救服毒自杀的妇女;有了它,内蒙古绰源森林公安局绰源派出所民警才能夜晚伏击10小时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有了它,新疆阿勒泰边防支队阿拉善边防派出所民警才能在风雪夜通宵抢救卡在驾驶舱里的司机;有了它,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派出所所长季天成才能在夜间翻山越岭帮助辖区老大爷找回走失的耕牛;有了它,广东省中山市谷都派出所民警才能在2009年新年夜通宵调解歌厅和顾客的矛盾;有了它,北京市海淀区恩济庄派出所民警宋瑞宏才能一晚上在仅有几平方公里的辖区巡逻200公里路程……笔者还记得宋瑞宏说的他对夜间工作的感受:从恐惧到亢奋,再到透支和衰老。
  毫无疑问,派出所民警在他们所帮助的人眼中一定是“最可爱的人”。有一位大学问家康德老师曾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在这里,笔者很想把这句话的内涵压缩,赠送给穿透黑夜的派出所民警们。

  (详情请见《派出所工作》2009.4)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