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以色列非致命性防暴武器(下) Israel’s Non-lethal Riot Control Weapons ( Part Ⅱ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3/5/30 10:26:33
浏览次数:3406  

  文/李皛
  
  其二为以催泪瓦斯榴弹等为代表的群体控制性武器。
  为降低其杀伤力和减少负面舆论影响,近年来以色列已不断改良催泪瓦斯等化学物质的性能。但由于其主要是使用车载或手持的榴弹发射器发射催泪榴弹,而催泪榴弹本体是一个沉重的金属罐,若被高速抛射到100米甚至几百米外并能穿透门窗等障碍物,具有极高的动能,如直接击中人体可造成严重伤害。以以色列军警最大的群体控制性非致命性防暴武器供应商美国联合系统公司生产的4300型40毫米口径破障催泪瓦斯榴弹为例,其弹头以垂直于障碍物的角度命中时,在穿透车窗、压制木门、1~2层墙板后命中人体仍可能导致死亡,更遑论对人体直接射击。此外,催泪瓦斯的主要化学成分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简称CS)对体弱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也可能致命。智利一所大学的研究表明,CS可能导致流产及其他恶性后果。
  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8月,约有200名抗议者因被催泪榴弹击中要害而死亡,数千人受伤。以色列方面的武器使用条例规定应向空地发射催泪榴弹以制造隔离带,禁止直接向人群射击,且发射时应将榴弹发射器上扬60度角,但在弹压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混乱现场,军警人员与抗议者难以保持距离,为保护自身安全和追求最大威慑,经常违规操作,而这样的行为很难被追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政府就因军警向抗议人群直射催泪瓦斯榴弹导致严重伤亡而在国际上陷入被动,当时以色列的主要催泪瓦斯武器供应商因被起诉对8名抗议者的死亡负法律责任而于1988年终止了与以色列的交易。
  各种眩晕手榴弹也是以色列军警常用的武器,此类武器以人力投掷,爆炸不产生弹片,通过剧烈闪光和180分贝以上的噪音对人群起到震慑、驱散作用,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物理伤害,但在大规模冲突中对预先有准备的人员效果很差,在极近距离内会造成灼伤、引发火灾,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对军警自身也不安全。特别是当眩晕手榴弹被投掷到泥地、沙地等表面时,弹体上释放冲击波的开口可能被堵塞,造成弹体爆裂或被弹射,导致意外伤亡。一些眩晕手榴弹如美国联合系统公司制造的9593型手榴弹被设计成可爆裂的,内置上百枚硬质橡胶球或刺激性化学粉末,导致其在使用时更加危险。该公司还有使用眩晕弹头的40毫米口径榴弹产品,与催泪瓦斯榴弹一样,当直接对人体射击时可轻易导致死亡。
  一些使用以化学制剂为有效成分的群体控制性武器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居民密集地区大规模使用后,大量有毒有害成分在街道、建筑物以及各种暴露的日用品、食物和衣物长期残留,造成难以评估的潜在危险,并导致当地居民无法正常生活。
  
  二、新型非致命性防暴武器的发展

  以色列军警在防暴任务中过度使用武力造成伤亡,不仅可能激化矛盾,导致暴力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恶化国内安全环境,而且往往成为国际舆论焦点,引起媒体及国际组织谴责、声讨,令以色列政府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因此,以色列对研发和装备新型非致命性防暴武器高度重视,如2011年以色列军队投资1亿新谢克尔研究新型非致命性防暴武器和使用战术,以“在有效控制示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伤亡和外交影响”,同时也积极从国外引进相关技术,军警装备的非致命性防暴武器自21世纪以来已实现更新换代。
  首先是对橡皮、塑料弹头榴弹这类直接攻击人体的非致命性武器进行改良。如研制海绵弹头榴弹,杀伤力较塑料弹头榴弹更为可控,但若击中要害部位或妇女儿童仍有可能致命,如2016年7月和2017年9月,各有一名儿童因被以色列军警发射的海绵弹头击中头部和胸部死亡。以色列企业研制了进一步弱化杀伤力、使用凝胶材质弹头的新型榴弹,对2米外的人员的四肢射击时可基本确保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有效射程约80米。该型榴弹使用效果良好,已被美国等国的警察部队引进装备。新型的直接攻击型非致命性弹丸应用了“能量衰减”设计理念,通过特殊材料和设计使弹丸在击中人体软组织时可保持形状稳定,但在击中较硬部位如头部时可瞬间膨胀使能量散布到更大表面积以减轻伤害。但再先进的技术也很难让此类武器更好地兼顾安全性与威慑力,非致命性和减少伤亡也永远不可能是研制和使用此类武器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如鉴于海绵弹头威慑力不足,而凝胶弹头成本过高,以色列军警在2015年又装备了一种新式海绵弹头榴弹,使用了更硬、更重的合成橡胶材质,潜在杀伤力更强。
  近年来,以色列军警在防暴任务中也使用类似民用彩弹枪的武器,发射易碎的空心塑料弹丸,内装特种染色剂或挥发剂,击中人体后基本不会造成伤害,但会留下难以去除的颜色或气味,对参与抗议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并便于军警事后识别、追究,但在以色列的特殊环境下,此类武器威慑力十分有限。
  以色列方面更为重视的则是对群体控制性武器的改良。2004年,以色列军警开始装备由该国Odortec公司研制的新型非致命性武器——“臭鼬”。该武器的核心是一种采用发酵技术制造,主要成分是水、碳酸氢钠和酵母,据称其完全无毒甚至“可以食用”,但会散发令人无法容忍的腐烂臭味。其气味非常持久,据说可在衣物上保留数月到数年,又因其无毒,“臭鼬”可以使用水炮喷射,也可装入手榴弹或枪榴弹,甚至可用飞行器播洒,相当于结合了高压水炮与催泪瓦斯二者功能的“完美”群体控制性武器。美国警方也于2016年前后引进了“臭鼬”武器,据称圣路易斯市警察局已将其投入实战应用,总体表现良好。
  但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臭鼬”仍可能造成人体伤害,如强烈的恶心、呕吐和皮疹。吸入“臭鼬”液体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如进入眼睛则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自2008年首次使用后,“臭鼬”已成为以色列军警在弹压群体型抗议中的首选武器,以色列官方声称仅会在抗议人群表现出暴力倾向或开始破坏活动时使用“臭鼬”,且有一套专门的使用规范。因“臭鼬”的实战效果较为理想,已被美国等多国军警部门采购,但据印度媒体报道,在印度警察对“臭鼬”进行测试时发现其气味并未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故对其有效性产生怀疑。以色列军警在实战中也发现“臭鼬”在开阔地带的效果不佳。而且与常规的催泪瓦斯或其他化学制剂类武器一样,“臭鼬”也可在物体表面长期存留,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以色列还引入了声波武器,并于2005年6月首次使用了这一被称为“远距离定向声波设备”(简称LRAD)的系统,据称效果良好。LRAD系统有较好的定向性,可控制作用范围,对使用者安全。该系统有多种尺寸规格,功率与设备体积成正比。警用LRAD系统一般最大可发出150分贝到160分贝的声音,最远有效距离达2000米。最早开发LRAD系统的美国音锐达公司认为其产品能够“人性化地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并拯救生命”,表示即便在近距离内,只需“用手捂住耳朵”就可以将噪音强度降低到一般的警笛声以下,其功能只是“可清晰地将警告和命令等广播至1公里之外”,并不能算作武器。但实际上,这一系统的设计初衷便是为美国海军提供一种可防御小型船艇攻击的新概念武器。领教过LRAD系统厉害的抗议者表示,其可发出特殊频率的次声波,会引起人的内耳共振,从而使人因晕眩、恶心暂时失能,若停留在作用范围内几分钟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受损。但多数制造商声称其提供的设备没有这一功能,而以色列政府则认为此情况不足为虑,因为“没有人能忍受那么久”。2012年,以色列有关医生组织认为LRAD系统可能导致严重伤害,要以色列政府进行调查,但被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只是保证该设备已经通过“所需”的安全测试。目前,以色列军警使用的LRAD系统主要由美国音锐达公司和本国的光电研究与开发公司制造。世界各国也均已普遍应用LRAD系统,除军警装备外还有在机场、农田等场所驱赶鸟兽的用途。
   除气味和声波外,群体控制性非致命性防暴武器也可以使用微波。此类武器最早由美国开发,被称为“主动拒止系统”。该武器重量较大,必须安装在车辆或固定阵地上,可在1000米外以定向微波束照射人体,在皮肤上产生热反应并达到约44摄氏度,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迫使其迅速离开照射范围,但不会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主动拒止系统”因其作用距离远且效果稳定,微波束定向不受风力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以色列政府试图引进,但因国际舆论压力未能成功。2009年以色列研究机构曾声称计划开发便携式“主动拒止系统”,但其后未再有相关公开信息。
  目前,以色列军警的最新探索是将各种非致命性武器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2010年以来,以色列汽车机器人产业公司等人工智能技术公司与传统的非致命性武器供应商合作,向以色列政府推销其武装无人驾驶车辆,美国联合系统公司也开发出配备了由美国雷明顿公司生产的智能火控系统的榴弹发射器,可安装在各种无人平台上。2022年底,以色列政府在抗议、骚乱频发地区部署了装备催泪瓦斯榴弹、海绵弹头榴弹和眩晕手榴弹发射器的人工智能武器站。这些武器站可安装在警卫塔或无人驾驶车辆上,自动探索、识别、跟踪、瞄准目标。根据国际社会普遍默认的规则,人工智能武器不可自主决定攻击人类目标,以色列政府也表示这些武器站在开火时“总会有一个人”来作出决定,但当地居民表示这些武器站曾经在军警作出反应之前,未事先警告而开火。在过去,新型非致命性防暴武器的研发方向主要是在确保易用性和低成本的前提下,寻求实现非致命性与威慑力的更好结合;但人工智能的应用,则在非致命性武器的部署方式和使用决策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必然在道德伦理和政策法制层面引发新的争议。(全文完)■
  
  【作者简介】李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领域为涉外警务和边疆学。
  
  (责任编辑:冯苗苗)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